当前速递!真诚提问:不扫孩子兴会被判多少年?

2023-05-22 11:56:16     来源 : 小小包麻麻

母亲节刚过,就看到一条心酸的热搜视频:#儿子偷偷给妈妈买花被指责#。

视频中,上初中的儿子在母亲节当天给母亲买了一袋花。

而母亲觉得花不实用,让孩子退掉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退掉花回家,孩子一边委屈哭泣、一边看学习资料。

视频出来后,网友纷纷评论:

“这种妈妈真无语。”

“以后不会再收到礼物了。”

“孩子要用一生去治愈。”

孩子心中装着对母亲的爱,想要用鲜花表达对母亲的感谢。

母亲心中装着生活的不易,想要精打细算为孩子提供最好的资源。

视频中的孩子没有错,母亲也没有错,只是处理方式错了。

孩子付出了爱,却没得到应有的回应。

其实,这也是很多家庭中的缩影。

前不久,江苏南通一男孩,看到妈妈手机很破却舍不得换,就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一个新手机送给妈妈。

为了买到合适的手机,男孩一次次去店里询问、对比,还抛开面子和店员砍价。

但没想到迎来的不是妈妈的开心和笑容,而是满脸愤怒生气地指责他乱花钱。

孩子满怀期待为父母准备了惊喜,做了一件自己觉得很了不起的事,等到的不是表扬和认可,而是否定与打压。

在合适的时间得不到认可,在错误的时间获得批评。

渐渐的有些孩子不再与父母分享,不愿意再花心思制造惊喜,心也离父母越来越远。

不分场合,不分时间的批评,会对孩子造成什么?

还记得电视剧《小欢喜》里的母亲宋倩和女儿英子吗?

英子爸爸为英子打造了一个秘密基地,里面放置了英子喜欢的乐高模型。

宋倩发现后,丝毫不理会孩子的道歉,在情绪波动下当着孩子和前夫,还有前夫女朋友的面,砸了所有的乐高模型。

宋倩无时无刻的监管,不分时间场合,不分孩子状态的批评。

最终让英子连续失眠34天,对着手机留言:感觉自己做的每件事都没有意义。

长时间的压抑,让英子有了跳河轻生的念头。

生活中,批评式教育随处可见:

你看看人家,看看你,太不让我省心了。

你干这些没用的干什么?又不能考试加分。

一天到晚,就想着玩!你这样能考上什么好大学?

你就这么下去吧,我看你这辈子算完了

仿佛父母总有一种能力,无论什么事都能成为批评孩子的理由。

孩子与人打架,不问缘由将孩子一顿臭骂。

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优秀,不分场合将孩子一顿数落。

孩子已经知错,依旧不依不饶各种批评。

朋友前几天跟我分享了,他跟儿子吵架的故事:

初二的儿子,晚上自己在房间写作业。

刚加班回家的朋友,在敲门没得到回应后就推门进去了。

结果发现,儿子正戴着耳机看短视频看得入迷。

没忍住情绪的朋友,以初二正是关键时刻将儿子骂了一顿。

当时儿子脸色苍白的说着对不起,说自己只是想放松下,可朋友还是各种批评,甚至开始翻前账。

直到朋友老公听见声音跑过来,说孩子吃完饭不舒服还坚持回房间复习,只是想放松下,又没做什么过分的事。

朋友说,自己明明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习,想让他未来过得更好,可那一刻她觉得自己是最失败的母亲。

不分时间、不分场合,不分孩子状态的批评,对孩子来说是一场手足无措的灾难。

成年人尚且有承受不住批评的时候,更何况对于还在成长期的孩子?

因批评产生的消极情绪无法排解,行为就容易出现偏激。

教育之难,往往正是:

我们忽略了孩子的消极情绪,没有在合适的时间给予应有的帮助。

亲子之间最大的障碍,便是以批评表达关爱。

少一份批评,多一份鼓励

教育家苏格拉底曾说:“教育是把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引导出来,帮助他成为自己的样子。

我们与孩子之间缺的从不是爱,而是鼓励与认可。

有网友分享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:

小时候从来没有得到过父母的鼓励,我做什么事,他们都觉得我做不好。

初中的时候,我想报名参加广播站的选拔,但是父母直接说:你不行!说我的声音不好,去了也白去,还容易让人笑话。

工作后,我特别不自信,一些需要争取的机会我总是不敢去,觉得自己没能力,肯定做不好。

很多时候,父母希望通过否定来避免孩子受挫,却忘记了孩子远比我们想得优秀。

曾看过一个视频:

视频中的小男孩,三年前考试全班倒数第二,父亲耐心地询问男孩上次考第几?

男孩回答:“上次考了倒数第一。”

父亲再次温柔说:“有进步,下次再上一个名次好吗?”

三年过去,男孩已经逆袭成了全班第一。

认可孩子的努力与进步,通过鼓励让他们树立信心,无惧困难朝着目标前行,是尊重也是信任。

这就是,鼓励的意义。

孩子向我们表达爱意时,我们温柔接受并告诉他:“妈妈也一样爱你。”

孩子遇到困难时,我们坚定地告诉他:“相信你通过努力,可以解决。”

孩子取得成绩时,我们自豪地告诉他:“你的努力,值得这份荣耀。”

关怀类节目《今天你也辛苦了》有这样一幕:

孩子们组成了一个合唱团,希望在中秋节给父母表演节目。

记者询问他们有什么愿望时,孩子们说得最多的是希望得到父母的鼓励。

卡耐基在《人性的弱点》写道:

“人生来就喜欢被人鼓励,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,可以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成长,收获自信,变得更优秀。”

在孩子经历风雨与挫折时,父母的鼓励将化为他们最大的勇气与底气,从心中生出阳光照亮前路。

鼓励让孩子更优秀

曾有记者在调查,全国21个省(市)29名高考状元时发现:93.1%的状元家长采用鼓励教育,而采取鞭策教育的只占6.9%。

你很棒......

你很优秀......

这些父母害怕说多了会让孩子骄傲自满的词,是没有指向性的表扬而非鼓励。

鼓励具有指向性,帮助孩子在努力中学会不惧困难,勇敢直前。

曾经听身边的朋友,讲起她曾鼓励孩子的故事:

孩子在体测模拟的时候,总是不及格。

一天早上,朋友刚起床就在窗前看到,孩子自己在小区练习跑步。

孩子回家后,朋友一边做饭一边说:

“你主动去练习跑步,是希望体测成绩能过关吧?你有自己的规划,也能管理自己不用妈妈操心,有了这样的能力,你将来中考一定能考好。”

后来,孩子每天都自己规划学习,不会的问题也能用自己的方法及时解决。

父母的鼓励,是对孩子的肯定。

肯定他们在某件事情上的付出与进步,同时激发信心与潜能。

生活中,孩子考试进步了10分,很多家长便只看见了10分。

而这10分背后,有孩子的努力,或许还有改变了一些坏习惯而换来的进步。

哪怕很小的进步,有时也是孩子拼劲努力后的结果。

批评、指责是亲子关系中的棘刺,以爱的名义将孩子逼入无助、悲痛的境地。

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·雷德说:

“鼓励表扬,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比任何方面都重要。”

以肯定表达尊重,以鼓励表达爱意,才会有更和谐和更舒适的亲子关系。

孩子能走多远,取决于父母所扮演的领路人。

标签:

推荐文章

最新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