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眼千年 —— 读颜昆阳先生《反思批判与转向》 时快讯

2023-06-01 04:50:27     来源 : 哔哩哔哩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一眼千年 —— 读颜昆阳先生《反思批判与转向》

南山

这是颜昆阳先生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之路的一本书,书名叫“反思批判与转向”,说起转向,是不是大家和我的感觉一样,刚一开始读书中前两篇文章的时候,感觉自己脑子不够用,读得“晕头转向”,我想老师写文章的目的不是让读者“晕头转向”吧,我极力控制自己,心想颜老师这本书肯定只有一个方向,定下心来之后,很快发现了那个神秘的方向,用四个字概括就是“继往开来”,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之路就是继承传统,开创未来,有了这个方向之后,剩下的内容就很轻松的读完了。

为什么要反思?“五四以降,『个体意识』独出于『群体意识』”,我们处在这样的历史时间,承受着西方文化,科技各个方面的冲击,以西驭中处处可见,甚至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也要按照西方的标准,老师在书中提到“学术殖民”和“自我殖民”的概念,“受殖民者只能驯服地依照殖民主所制定的种种规则去言行,或许有些人在殖民主的『权力沾余』之下,还颇甘于『自我殖民』哩。”当今社会的现实中,学术殖民,自我殖民的人何其多,能坚持传统的人何其少,怎能不让人反思?

为什么要批判?因为当前人文学术研究有很多弊端,大到权力的干预,小到个人向现实妥协,我简单列出书中几段话:“《庄子•天下》所说『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』,人文学术之弊却正好是在于未得『博通』基础之前,就提早,过度分工专业化”,“大多数自认饱食专业知识的高学历人士,都服膺『识时务者为俊杰』之明训,逐『利益』而居的『城市游牧』心理,使得诸多人士遇事经常无所坚持就轻易向『现实』妥协。”风之善在于规劝讽谏,诗骚以来,莫不如此。扬善抑恶,万古一揆,只有批判,才能进步,面对当今越来越多的人“远传统”,颜老师是多么的痛心疾首,“『士』之所以为『士』,却在于他能洞观预判,先『自觉』而超越时『势』,然后由观念醒豁以『觉』他人”,我想颜老师批判的动机即在于此。

为什么要转向?“近些年来,我所关怀的问题之一,就是到现阶段为止,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,仍然停滞在消费西方理论的『外造建构』语境中。很多学者习于方便的借用西方理论,以诠释直接的研究对象,故而常见扭曲文本之义、削足适履之说”。“不套用西方的理论,找出中国诗歌内在要素的结构性关系与变化性规律而构造其系统,我们称这为『内造建构』”,至于如何转向,方向在哪里?老师书中有详细论述,我就不多说了。

颜老师是一位跨时代的学者,“每一位学者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时间位置上存在着,一个学者站在他的历史时间位置上,应该提出前行学者所没有提出的问题,而相应的给出前行学者所没有给过的答案”,以老师的聪明才智,完全可以不用这么辛苦作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,就会舒舒服服过着世人都羡慕的“幸福”生活,在当今重理工,轻人文,重物质,轻思想的年代,颜老师坚守着中国古典文学这片阵地,任它风雨雷电,人单势孤,老师把『学术』当作他的宗教,“将『学术』 这样东西从我身上抽掉,其实『颜昆阳』三个字便很贫乏,没有太大意义。”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和崇高的信仰,能一直坚守在当今社会“乏人问津”的阵地,何等的孤单无助,这时我想起了异族统治时期的元代,那些在民间默默传承古典文化阵地的黄公望,倪云林,吴镇,关汉卿等等前辈,没有他们的坚守,古典文化阵地就会失去一大片光辉,不知不觉,老师已经进入到这些前辈大师队伍中了。

“屈平辞赋悬日月,楚王台榭空山丘”,其实我觉得老师是位真正的智者,因为老师知道中国古典文化中的阴阳转化,否极泰来,生生不息之道,他看到了千年之外,千年之后,当今之世的“王侯将相”都已灰飞烟灭,不知所踪,而老师的“学术思想”还会铄铄发光,就好像封面的这张照片,老师那温柔的目光,感觉已经穿越到了未来的千年之外!

写于癸卯夏日

标签:

推荐文章

最新资讯